关于澄迈县农村小学现状的采访总结

2014-02-23 by muzi

调查者:美在心灵研究中心 李呈、王毓茂、汤茗茹

2014年2月,美在心灵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协会的三名志愿者开始了关于澄迈县农村小学生存现状的调查。为得到良好的对比,志愿者选择了4所典型的学校:珠宝岭小学,槟郎根小学,石浮中心学校和加乐中心小学四所小学。调查过程中,记录了相关的照片和视频,并形成了如下的采访记录。而由于研究人员后续时间精力不足,无法完成视频的处理,目前暂时搁置。采访笔记见下文。

珠宝岭小学

珠宝岭小学位于文儒镇石浮乡珠宝岭村,是一所典型的的农村小学。拥有两栋两层的教学楼,一个篮球场,还有一大片空地。校舍面积相当一个足球场大小。全校师生26人,其中教师5人,学生21人,学生全部都来自本村。

珠宝岭小学名义上是一所完全小学,但只剩下三个年级,四年级以上的要到石浮中心学校或者其他更远的镇小学读书。学生数量逐年减少,学校已经没了当年两百多人时的影子。全校用于教学的只有三个教室,教室宽敞,窗户明亮,教室里寥寥地放着几张课桌,桌椅都是新的。剩下的教室里,除了少量用于教师宿舍和堆放杂物,其余的被毫无用处的空余出来。

珠宝岭小学现有教师5名,均为男性,有两名教师来自本村。教师的工资都有3000元以上,教龄长一点的还会增加。除了校长未满50岁,其余四位教师都年逾花甲。校长告诉我们,以前教师们会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但是考了几次,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能及格,其他教师都已经觉得无关紧要,不打算考了。但即便如此,校长还是表示,课堂教学还是“以普通话为主”。

全校现有学生21人,其中最高年纪三年级有6名学生。当这些学生在这所学校“毕业”之后,学校还能不能招到几名一年级新生,校长自己也不知道。珠宝岭村外出务工人员近400人,并带走了一部分村里的生源。大部分的孩子从小就到镇上读书,这所村里面的小学对他们没有任何记忆和情感。校长任教三年级语文,教5名女生和1名男生。其他年级的情况也大概如此,女多男少。有先见之明的家长都把男孩送到好一点的学校去了。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都会首先选择让男孩享受更好的教育。

学生每天要上5节课,上午三节,下午两节。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品德、美术、音乐和体育。这些科目经常都由一个老师包揽。素质教育开展的情况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美术和音乐对学生来说就是画一个简单的图形,唱一首歌。学校没有体育器材,体育课就是玩玩游戏、让学生在操场上跑跑闹闹。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即便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还是掌握不了那些最基本的知识。自小学生减负令下来后,教师的压力也随之变小,学生学习成效如何,老师也不会太上心。

学生对待考试和对待上课一样随意,试卷发下来后,他们匆匆写完,然后交卷,终于放假了。三年级语文期末的考试平均分是15分,每一个人都得了15分。低分率高的惊人。很多很简单的题目都没有写,或者像他们老师说的,根本就不会写。这样的考试分数,学生不在意,老师不在意,家长也不在意。

在走访的几个家庭中,他们都普遍反映了自己的无奈。对这所小学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教育前途的无奈。随着农民赖以生存的橡胶和槟榔收益逐年减少,供一个孩子外出读书让很多家长叫苦不迭。所以,把孩子留在村里读书是家长们无奈的选择。把孩子留在村里,意味着他们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和期望。这种力不从心和无奈都转化为对这所学校的失望和责怪。

石浮中心学校

石浮中心学校是一所乡级小学,前身是一所小学和初中一体的学校。后来中学部分撤并到文儒中学,剩下的小学部分成为石浮乡的中心小学,管理着包括珠宝岭小学在内的6所村级小学,非完全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大多在这里求学。约300名师生,教师29人,学生280多人,有7个班级,包括一个学前班。

29名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4名,其余大多为大专学历。年龄结构上,三分之一为50岁以上老教师,知识和储备落后,精神和体力不足。所以,接近10:1的师生比例,也让这所中心学校感到师资缺乏。和村级小学相比,中心小学的教师资源更加丰富,有专业的音乐和美术老师,还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即便如此,教师也无法做到专业对口的教学,大多数教师身兼多职,任教多门课程。

学校继承了先前初中部的资源,校舍面积大,食堂和学生宿舍设备齐全。寄宿的学生每学期可以领到500元的伙食补助,但只限于来自非完全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寄宿在校的学生每月的伙食费是260元,加上来回路费和零花钱,每个月花费都不下300元。低年级的寄宿生没有伙食补助,所有的上学费用都要由家庭承担。

从村级小学转上来的学生,基础“普遍”差,学习成绩跟不上,久而久之,彻底丧失对学习的乐趣。大多数情况下,“差生”的头衔一直伴随到小学毕业。毕业生中,除了极少数能考上澄迈中学和澄迈第二中学等县重点,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到文儒中学继续他们的“差生”生涯。外出求学的初中生,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常常会遭到本地学生的排挤和欺负,加之学业不精,早早地就丧失了读书的念头。仅在去年,文儒中学就流失了一百多个石浮乡的学生。这些学生要不辍学在家,要不外出打工,没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槟榔根小学

槟榔根小学位于石浮乡槟榔根村,是石浮乡唯一一所村级的完全小学,还开设了一个学前班。教师10人,包括一名代课老师。除了2名50岁以上,其余8名教师都正值青壮年,课堂上全部用普通话教学。他们要共同管理全校250余学生。相比石浮中心学校,这所村级小学的师资更加缺乏。无奈之下,学校只能自行出资,在村里聘请了一名代课老师。工资1500元,比其他老师少了一倍。

学校的生源大都来自本村,村民都认为这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学校,把孩子送到这里是他们的首要选择。还有一部分来自其他的村级小学,甚至还包括从石浮中心学校转来的。家长都认为,这是一所教育好、管理好、对孩子负责的好学校。对于每一个来此求学的外村学生,学校都来者不拒。不收取任何费用,只要报名、注册,并留下家长联系电话,就正式成为学校的一员了。学校在村民心中的信任度极高,除了个别跟随务工父母外求学,本村的所有学生都就读于此。

学校正在新建教学楼,教室都安排在移动板房里,甚至还用到了村里的祠堂。学校面积小,资源有限,有时会用到村里的资源,对此村民都无不赞成。学校和村民之间来往密切,有5名教师来自本村,他们和村民之间彼了解和信任。 和其他村级小学一样,教师们都要兼教其他科目,素质教育开展并不顺利。相比于中心学校,村级小学由于资源限制,无法开始小学英语课程,这让学校和家长都深感遗憾。语文和数学等主要学科的教学,都是以课文为主,同时辅助视频教学,让学生学到更多。全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和250多名学生的需求互相矛盾。学校没有学生宿舍,但还是为了十几个外村学生腾出了两间教室,供学生中午休息。请了一个煮饭阿姨,收150元一个月的伙食费。

和其他村级小学70%的低分率相比,槟榔根小学的低分率只有十几个百分点。对此,学校感到并不满意。对于差生,尤其是来自他村级小学的差生,老师会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还会在课后进行基础知识的补充与巩固。近年来,随着澄迈中学的考取越来越难,整个石浮乡的学生只有分到几个指标,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没有机会就读县重点中学。槟榔根小学毕业生的去向大多是澄迈二中和文儒中学,澄迈二中是大多数学生的最高追求。

学校能够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村民的支持息息相关。村小学作为一个村的文化支撑,在槟榔根村表现的更加具体。村民们注重教育,爱护学校,外出工作的人都会时不时进行捐助。力求弥补一所村小学由于各方面因素造成的资源缺乏。

加乐中心学校

澄迈县加乐中心学校成立于1917年,学校面积18000平方米,现有两栋教学大楼和一栋综合大楼。同时建有两栋学生宿舍和两栋教师套件楼。除此之外,学校还专门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和舞蹈室等,功能室齐全,设施完备,是澄迈县唯一一所实现多媒体进教室的小学。加乐中心学校凭借出色的办学条件长年吸引着学生和家长。现学校在校学生1900余人,教师71人,其中特岗教师12名。开设37个教学班。

加乐镇现只有两所完小,加乐中心学校和加朗小学。作为中心学校,加乐中心学校要承载加乐镇所有村级教学点的生源。学生人数太多,为了达到省规范学校“一班不超过45人,不超过30个班”的标准,学校不得不采取措施来控制生源的大量涌入。除了来自本镇教学点的高年级学生,学校对于其他学校学生的转学要求,学校会根据原则不予接收。但即便如此,加乐中心学校的人数和班额都已超标。

学校除去产假、病假的教师,现今只有65名教师能正常上课。要应对全校将近两千名学生。教师不仅要应对繁重的课业,同时还有处理很多学校事务,很多老师都表示力不从心。学校现有英语教师9名,他们全都身兼不同的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教学。有必要时他们还是体育或者音乐老师,而领到的工资只有一份。 相比于其他村级小学,加乐中心学校素质教育开展情况更加可观,学校有专业的美术、音乐和舞蹈老师,开成立设和舞蹈队和绘画班,对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辅导和栽培,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多次在县级或省级的比赛中获奖。虽然成果累累,但无奈学校资源有限,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学校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试分数是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基本追求。

为了管理数量众多的寄宿学生,学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条例,每一栋宿舍楼都有专人管理。每一间宿舍有10个床位,2个卫生间。学校对学生的作息时间有严格的规定。中午12点开始午休,晚上10点熄灯睡觉,无论多么顽皮的学生都会自觉遵守。学校有专门的食堂,正餐通常是一荤一素,每月的伙食费260元,冬天的时候,学生还能在食堂打一桶洗澡的热水。学校对生源控制严格,为了能够顺利在这所学校读书,很多家长从学前班开始就将孩子送来这里。
加乐中心学校曾经凭借小学奥数竞赛取得的辉煌成绩而颇负盛名,但也容易造成“重数学,轻语文”的极端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平衡发展。近年来,奥数竞赛被取消后,加乐中心学校注重抓学生的均衡发展,逐渐改变了以前偏科的学风。但是对于那些来自村级教学点的差生,学校也没有太多办法。虽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差生的状况会有一定的改观,但大多数情况仍不乐观。长期的学习成绩不佳导致学习兴致不高,进而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想要在新环境里很快转变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显得不太现实。

相比其他学校,这里的毕业生升学有更多的选择,每年都会有嘉积中学、国兴中学等中学点来此招生。这所学校名声在外,很多学校都想来这里挖走优秀的苗子。但也只有极少数苗子会被挖走。其他大多数毕业生都会进入加乐中学读书,一所并不太好的中学,很多学生都会在初中消耗掉自己在小学时打下的好基础。

总结

农村小学的消失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这种趋势带来的后果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而处于这个过程中的那一代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则经受了很多。撤点并校是否能够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农村小学资产如何处理?学生安全,心理健康问题是否收到威胁?家庭教育成本是否过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政策来解决。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Comments